【幼小衔接】《小学畅想记》——文昌市第二幼儿园大三班班本课程
新闻来源:本站原创 时间:2024-06-18
《小学畅想记》

文昌市第二幼儿园

一、课程缘起

转眼间已经到了大班下学期,孩子们很快就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,开始新的成长阶段。在室内游戏或者户外活动的时候,常常听到小朋友们关于小学的谈话,“小学里面是什么样子的”、“我到小学要骑车”……孩子们对未知的小学向往、好奇,同时也担忧害怕。追随孩子们的兴趣,我们对小学生活深入探秘,就这样,我们班开始了“小学畅想记”系列课程故事。

二、走进小学

(一)毕业了,我们的担忧

芳滢:“小学的作业那么多,我写不完老师会不会生气的敲讲台?”

婉清:“毕业了就意味着写作业,我现在就好烦了。”

启源:“毕业了意味着要上英语课,学习英语单词,还会在学校睡午觉,再上学,我有点害怕。”

甘权:“如果我迟到了,老师会不会很生气?”

之铭:“成为小学生,会不会有很多作业?”

调查后发现:有的小朋友渴望上小学,有的小朋友对未来的小学生活充满了担忧,还有的小朋友不清楚上小学的事情,对小学生活很迷茫。每个孩子对上小学这件事情有着不一样的心情…… 通过调查发现,孩子们的心情既有担忧又有向往,担忧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小学的未知。

为了消除入学担心,师幼共读了绘本《我上小学了》。通过绘本,帮助孩子们建立对小学生活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,产生亲近感。

(二)学戴红领巾

走进小学,红领巾赋予了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与使命感,孩子学戴红领巾继而建立对小学生活的向往。

1.你知道红领巾是怎么样的?

礼孝:“我姐上小学的时候也戴过红领巾,戴在脖子上的。”

世宁:“红领巾是红色的,像丝巾一样特别轻。”

其棋:“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。”

2.谁可以佩戴红领巾呢?

王茹:“红领巾是少先队员戴的,我还不是少先队员,所以不能戴。”

乐彤:“等我上小学,就能戴红领巾了。”

锡聪:“当少先队员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。”

三、小学在等我

很多小朋友没有去过小学的经验,不知道小学长什么样子,但孩子心目中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呢?

家钰:“我见过小学,有很大的操场,比幼儿园的大”。

梦琪:“小学有很多的教室,教室里的桌子都是一个人一张的。”

福霖:“小学要上很多课,还要考试。”

裕翔:“小学的厕所是分开的,还有门。”

(一)我心目中的小学

对于小学校园的模样,每个孩子的心中各有不同,快来看看孩子们笔下“心目中的小学”是什么样子吧!

从孩子的作品中,我们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对于小学是有一定的认知的,但大多数孩子都停留在对小学的表层印象,虽然对小学的外形特征他们最熟悉不过,但是对于小学生在校具体的学习与生活内容的了解会相对薄弱。

(二)认识时钟

距离上小学的时间越来越近了,时间管理是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的关键因素之一,管理好时间有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时间观念,养成按时、守时、惜时的习惯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,加强孩子对时间这一概念的认知和感受,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。

通过讲故事和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对时间的认知和守时的重要,培养孩子拥有优秀的时间管理能力。

(三)我设计的书包

上小学大家都会背上小书包,书包是小朋友们的好伙伴,也是孩子们学习的必备用品。

书包有不同的形状、结构、颜色、图案,小朋友们想拥有一款什么样的书包呢?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小书包吧!

四、小学生的学习

(一)文具小超市

通过绘画,孩子们对书包都应该放哪些物品又多了一份了解,对小学生活又多了一份期待。看看都有哪些吧。

(二)上学前的准备

孩子们即将从幼儿园迈向小学,自理能力成为他们顺利过渡的关键基石。自理能力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掌控感和责任感,一个具备良好自理能力的孩子,能够自信地应对新环境带来的挑战。他们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,在学校里有条不紊地安排学习和生活,无需过度依赖他人。懂得整理自己的物品,保持个人的整洁和卫生,这为健康的学习生活提供保障。

1.上学前需要准备什么?

弘毅:“上学前一晚需要准备好自己明天上学需要的东西放书包里。”

子珊:“要准备好第二天的文具和课本。”

2.那需要哪些文具和课本?又该怎么整理才是最整齐的呢?

方涵:“文具有铅笔、橡皮擦还有尺子。”

棋轩:“还要有水壶,不然我们口渴了怎么办?”

敏祎:“要看课程表才能知道第二天上什么课,再提前放书包。还有作业本。”

启源:“还要戴红领巾,在家就得要戴好。”

让我们一起直击现场看看孩子们学着自己照顾自己,为小学阶段做好准备付出的行动吧!

(三)上课了

这一天,大三班的教室里热闹非凡。可爱的孩子们正在兴高采烈地模仿小学生上课呢!他们端坐在小桌椅前,腰板挺得笔直,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期待。通过这次模仿,孩子们提前体验了小学生活的模样,感受到了那种不同的氛围和要求。这不仅激发了他们对未来学习的憧憬,也让他们更加自信和勇敢地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新阶段,向成长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!

(四)小学的操场

小学的操场,是一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广阔天地。它不仅仅是一块运动的场地,更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对于即将踏入小学的孩子们来说,操场是他们适应新环境的重要环节。他们将在这里结交新朋友,一起参与集体活动,感受合作的力量。通过在操场上的锻炼和游戏,孩子们能逐渐适应小学相对更有规律和强度的体育课程安排。

为令他们对小学生活感兴趣,我们一起制作设计了小学的操场的手工制作。

五、小学生的生活

(一)上小学最想做的事

对于即将从幼小衔接迈向小学的孩子们来说,心中充满了憧憬与期待。上小学后,最想做的事有好多好多。想要认识更多的新朋友,和他们一起在操场上尽情玩耍、奔跑,分享彼此的快乐与秘密。看看我们孩子书写自己的小学故事吧。

(二)课间十分钟

1.什么是课间十分钟?

之铭:5+5=10 。

弘毅:就是上完一节课但还没上下一节课中间的时间。

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,时间概念比较模糊。孩子们对于整点、半点有初步的认识,但是对于十分钟的概念孩子还不是很懂。遵循《入学准备指导要点》,我们要做的,就是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小学生活,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时间观念。

2.课间十分钟可以做什么?

那课间十分钟可以做些什么呢?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,各抒己见。他们首先进行了小组讨论分享,接着纷纷拿起手中的画笔,绘出了自己心中精彩的课间十分钟。

甘权:课间十分钟可以去做一些小游戏。

婉清:可以看看书,上厕所再喝喝水。

礼孝:可以预习下一课,也可以背背书。

一皓:可以静坐休息休息,再散散步。

3.课间十分钟有多长?

孩子们眼中的课间十分钟是快乐的、自由的,都拥有选择的权力,选择同伴、选择内容、自主设计,但在制定课间十分钟计时我们发现, 他们制定的计划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想要尽可能的在十分钟之内体验完所有想要体验的游戏。孩子到底了解十分钟有多长吗?

文昊:看完一本书就是10分钟。

敏祎:我觉得我们做早操的时间有10分钟。

裕翔:救援队来到的时间。

在讨论中我们发现,孩子对于课间十分钟到底有多长时间这个概念并不清晰,于是通过数学区活动《(认识时钟》,认识并了解十分钟有多长。

感受了时钟上的十分钟,那具体十分钟有多长呢?

我们分别通过音乐、沙漏、计时器感受十分钟有多长。

沙漏漏完就是十分钟

闹钟响起的时间

两首歌就是十分钟

4.体验课间十分钟。

一切准备就绪,我们就开始进行了一次玩转十分钟的体验活动,快来直击现场,看看孩子们到底想要在属于自己的十分钟里做些什么?

5.十分钟体验遇到的问题。

随着游戏的开展,我们发现孩子们会把“课间十分钟”和“随便玩”画上等号, 兴奋地和朋友一起玩耍。十分钟很快过去,但问题也随之发生……

行志:6-10分钟到了,玩具还没有整理好。

乐彤:怎么十分钟那么快呢?我还没喝水。

方涵:我还没画完呢,怎么这么快。

在体验课间十分钟的过程中,孩子们发现,原来十分钟过起来真的很快,不经意间就已经结束了,但十分钟内孩子们大多只做了单一的一件事,如只玩了玩具,只画了画。然而我们能做的,葆有童心,拥有同心”,鼓励孩子亲身体验,从孩子的视角去看问题,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去一同面对问题、解决问题,从而推动孩子在探索中建构经验。

(三)漂亮的坐姿

漂亮的坐姿不仅能让我们看起来精神十足,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,认真学习新的知识。想象一下,我们坐在小椅子上,后背挺直,双脚稳稳地踩在地上,小手放在膝盖上,多么优雅呀!这样的坐姿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,也能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。

当孩子们开始谈论关于小学的话题时,他们对小学的生活充满了好奇,这也萌发了他们想要探究小学的愿望。通过多种方式,引导幼儿去调查了解自己以后要上的小学,解答自己关于小学的种种困惑和担心。其实大班孩子的焦虑与担心通常来自于对小学未知的害怕,其中往往也隐含着他们对努力成为一名优秀小学生的渴求与向往。我们越来越意识到,回归到孩子生活当中,从孩子本身生活的视角去审议和开展课程,符合孩子的心理逻辑、符合生活的逻辑的课程是孩子最需要、最有趣以及最有价值的。愿每一位大班孩子都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。

版权所有:Copyright 2019 © All Rights Reserved.

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第二幼儿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