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防先行
文昌市第二幼儿园
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。为了切实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,增强保育老师对传染病的关注和重视,2024年11月28日下午,保健员吴海鹰组织我园保育老师开展了“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”专题培训。
预防水痘
保健员从什么是水痘、水痘的主要表现形式、水痘的潜伏期、传染源、发病症状和传播途径等六方面,帮助大家认识并了解有关水痘的基本知识。
水痘知识科普
什么是水痘?
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,具有高度传染性,以全身出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。在儿童时期初次感染时引起水痘,恢复后病毒潜伏在体内,少数病人在成人后病毒再发而引起带状疱疹。
传播途径
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。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,传染性极强,人群普遍易感,儿童和青少年多发,极易在幼托机构或是学校引起聚集性发病。
发病特点
潜伏期约为10~21天,发病较急,初期有发热、头痛、肌痛、全身不适、食欲不振、咳嗽等症状;起病后数小时,或在1~2天内,即出现皮疹。整个病程短则一周,长则数周。
最初的皮疹为特征性的米粒大小红色斑疹和丘疹,皮疹主要分布在躯干,其次为头面部,四肢相对较少,呈向心性分布。继而变成饱满透明的水泡,一般在24小时后,水泡开始变得浑浊,中央开始凹陷。水痘破溃后,大约3-5天结痂,周围皮肤的红晕消失,几天后痂皮脱落。通常情况下,如果没有并发症,水痘在2周左右痊愈。
预防措施
1.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科学、最经济、最有效的途径。12月龄以上的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,建议儿童、青少年及高危人群应尽早接种水痘疫苗。
2.水痘流行季节,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,并减少接触他人,尽量居家休息。
3.养成良好卫生和生活习惯。在饭前便后、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。
4.充足休息,避免过度疲劳,合理睡眠;补充营养,科学饮食,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、微量元素的食物;加强锻炼,增强自身免疫力。
鼻出血应急处理
天气干燥,有些小朋友特别容易流鼻血。孩子流鼻血是天气干燥引起的还是有其他原因?孩子鼻出血怎么正确处理?怎么预防鼻出血?保健员进行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一讲解。
孩子为什么会流鼻血?
1.空气干燥
是最常见的鼻出血的原因。炎热、干燥的气候或加热的室内空气会导致空气干燥,导致鼻黏膜变干并且结痂或者破裂,从而使它在摩擦或取出时因血管破裂而出血。
2.过敏
过敏体质的幼儿,会对花粉或灰尘等出现过敏现象,孩子就会因为鼻子搔痒感而常搓揉鼻部,造成鼻黏膜受伤流血。有时鼻子发痒,幼儿会用手指抠鼻孔也是导致鼻出血的主要原因。
3.感染
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和鼻窦炎,其是引起反复打喷嚏、咳嗽和擤鼻涕的发作,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。
孩子鼻出血,怎么正确处理?
1. 让孩子稍低头,张口呼吸,身体前倾,直接用手指压住患侧鼻翼5~10分钟。如果双侧鼻腔均有出血者,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同时捏紧双侧鼻翼。如果出血量不多,可以尝试用干净的脱脂棉填充鼻腔。
2. 应保持镇定,同时使孩子安静,避免哭闹。不要让孩子仰头,以免将鼻血咽进胃里,而刺激胃部引起腹痛、呕吐甚至因误吸进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,另外还可能掩盖鼻出血的真实情况。
3. 用冷毛巾敷鼻部或前额,使鼻血管收缩。
4.鼻血止住后,不要急于把鼻孔内的血凝块弄出来,也不要用力揉,以防再次出血。
5.2-3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。
如何预防鼻出血?
1.要积极治疗急慢性鼻炎、过敏性鼻炎、鼻窦炎及传染病、血液病等;
2.改变偏食的不良习惯,饮食要清淡,不要吃刺激性食物,多吃蔬菜水果,多喝水;
3.纠正揉鼻、擤鼻等习惯,防止鼻部受伤;
4.积极预防便秘、咳嗽,在冬季尽量不使用空调或电热毯,注意增加房间的湿度。
通过本次培训,我园保育老师对水痘的预防、鼻出血的应急处理,有了更充分的认识,同时也掌握了正确的水痘预防措施及鼻出血的正确应急处理方法。在接下来的工作中,我们会时刻提高警惕,落实到位,以预防为主,做好家园共育,助力幼儿健康成长!
版权所有:Copyright 2019 © All Rights Reserved.
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第二幼儿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