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近儿童
文昌市第二幼儿园
观察背景:孩子们利用大操场现有的轮子、长木板、滚筒等材料,自由地进行搭建和游戏,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,创造神奇的巴士。这次游戏对幼儿的合作能力、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都有一定的锻炼和提升作用。通过观察,了解幼儿在合作游戏中的表现,以及他们对搭建游戏的兴趣和能力。
观察场地:大操场
观察时间:2024年11月-12月
聚焦观察点:定区、定材料
幼儿年龄:4+
观察目标:了解幼儿对多种材料组合搭建的能力,通过观察支持幼儿的游戏发展。
第一阶段
观察现场实录
《单层巴士》
《可以掉头的单层巴士》
第一次孩子们一开始用两个一样大的轮子,加上长木板搭成单层巴士,司机在前面用手开动车辆,后面载着乘客,玩起了经营巴士的游戏。第二次孩子们用两个不一样大的轮子搭建巴士,小轮在前,大轮在后,观察发现这样容易掌握和更换方向。一个孩子在前用手开动车辆,另外两个孩子反向来坐,反向推动,这样能加快巴士的行驶速度。
游戏后,给孩子们观看了云园分享的同区域、同种材料的优秀游戏视频,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游戏启发和游戏经验。
第二阶段
观察现场实录
绍科:“我们来做一个双层的巴士吧!”芃芃和道天娴熟的搬来轮子和长木板把底座架好。小南挪来大滚筒:“快来我们一起把这个大滚筒搬上去。”第一次没搬上,因为车动了。小南:芃芃、邵科那你们两帮我去另外一边扶住,让车不要动。这次几个人用力把滚筒搬上去了。接下来他们又搬来梯子,放第二层巴士的板。邵科在下面递,小南用梯子在上面调整。双层巴士搭好了他们就开始玩乘车游戏。乘坐第二层的小朋友就利用梯子排队乘坐。几个孩子在后面推动巴士运行,还有一个专门报站的乘务员。
表征
分享孩子们的游戏视频。
通过提问、讨论激发孩子们的游戏思考。我们的巴士还可以怎么搭,有什么功能呢?
第三阶段
观察记录
《双层巴士上落站》
这次孩子们在搭建双层巴士的基础上,用大型积木块组合梯子搭建了双层巴士站。需要乘车的孩子先到巴士站等待,从巴士停靠站上上车。小南是司机,从上落站接上两个乘客,又重新再出发。
识别——从游戏中看到了怎样的幼儿?
专注、情绪稳定、自信、
愿意表达和倾听、合作、主动探究
哪些行为在发生
结合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五大领域的视角,对幼儿进行如下分析:
1.社会领域: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游戏,并与同伴进行合作,共同完成搭建任务。特别是在搭建过程中小南号召小朋友把非常重的滚筒搬上去时,这少不了幼儿之间的有效配合。还有当第一次搬运滚筒车没固定住导致没有搬上去的时候,提出让同伴在另一边扶住把车固定住,体现了孩子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孩子们在排队上车的行为反映了孩子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规则意识(合作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、规则意识)。
2.语言领域:幼儿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,并与同伴进行有效的沟通,这说明幼儿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,能够用语言来组织游戏、表达想法。(表达和沟通)
3.科学领域:幼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,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搭建,并尝试解决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这体现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在运用轮子滚筒的过程中,也体现了他们对简单机械原理的初步理解。(动手能力、搭建能力)
4艺术领域:幼儿能够通过游戏,表达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他们将普通的轮子和滚筒,从一开始的单层巴士到可以掉头的巴士,变成了一个充满童趣的双层巴士再到建立上下车巴士站,体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。(想象力和创造力)
5.健康领域:幼儿在搬运材料和开动巴士的过程中,锻炼了上肢的力量,手臂更加灵活。(上肢力量)
1.分享推动:分享孩子们游戏现场的视频,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游戏现场,同时也看到他人的游戏,激励他们互相学习,推动他们的游戏发展。同时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和同伴在游戏过程中的危险行为,只有让他们看到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,才能主动去规避。
2.鼓励和支持:及时肯定孩子们使用丰富材料搭建的成果,和孩子们讨论他们想玩什么材料、还需要什么材料,针对性提供孩子们感兴趣的材料,丰富游戏的可能性,鼓励幼儿进行更复杂的搭建。
3.引导协商:在游戏过程中,适时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,学习解决冲突的策略。例如,可以引导他们尝试轮流发言,倾听同伴的意见,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。
4.提问,激发思考:通过提问,引导幼儿思考搭建过程中的问题,例如,如何让“巴士”更稳固,如何增加“巴士”的功能等,鼓励幼儿进行更深入的思考。
版权所有:Copyright 2019 © All Rights Reserved.
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第二幼儿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