绘本精读活动
文昌市第二幼儿园
中国汉字,一撇一捺都是故事。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,大班幼儿认知越来越丰富,求知欲日渐强烈,他们对汉字的兴趣日益增加,在区域活动和餐后阅读时,单纯的看图想象故事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,时不时就有小朋友跑过来问老师:“老师,这是什么字啊?” 根据《3~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的指引,我们抓住孩子们对文字符号产生兴趣的这一契机,探索象形字和现代汉字的关系,由此,大一班结合绘本《汉字是画出来的》助力幼儿在趣味中开启前书写学习之旅。
课程起源
你在哪里见过汉字呢?
胡云阳:我们的绘本书上就有许多汉字,有一些我都不懂。
吕倬阅:我的名字就是汉字,我会写了。
张贝萱:我的衣服上也会有汉字,妈妈会教我读。
林师佑:幼儿园的墙上就贴着很多汉字。
云同宇:我在逛超市的时候也会看到很多汉字,在包装纸上。
寻——汉字足迹
你看我们发现了好多汉字,教室门口有汉字,消防栓的门上有汉字,班牌上也有标志,消毒灯旁边的安全提示标志上也有汉字。
孩子们通过观察寻找,发现幼儿园随处都可以看到汉字,汉字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,如果生活中没有汉字,那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和麻烦。
汉字的起源
汉字是从哪里来的?又是谁最先发明的?我们借助古代故事《仓颉造字》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。
汉字的演变
通过观看故事,孩子们对“象形字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,于是我们投放了绘本《汉字是画出来的》,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象形文字的世界,孩子们对此充满了好奇。
通过画一画,孩子们发现,象形字就是跟实际物体轮廓非常像的一种符号,通过它的外形特征,我们就能明白它要表达的意思了。这些象形文字都好有趣呀,和我们生活中的东西好像,快来看看我画的象形文字吧!
孩子们化身灵动的“小仓颉”,用身体演绎着古老的象形文字。瞧!两个孩子并排站立,小手碰到一起,脑袋微微前倾,俨然是一个活灵活现的“日”字;这边,三个孩子屈站在一起,两只手拱在一起,模仿着“山”字的巍峨轮廓;那边,两个孩子一前一后,前面的坐在地上岔开双脚,两人手打开,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土字。稚嫩的脸庞洋溢着兴奋,教室里满是欢声笑语,他们用童真的肢体语言,探索着汉字的奇妙世界。
玩——汉字趣味
1.粘一粘。
汉字真有趣啊,看,我们很认真的利用超轻粘土,捏一捏我的姓氏。
2.拼一拼。
积木玩具也可以拼出汉字呢,你认识这是什么字吗?
3.画一画。
快看!在软软的沙子里写汉字更有趣呢。
中国汉字,一撇一捺是脊梁,一横一竖是历史,一笔一画都是故事。一字一趣味,一词一世界,关于汉字的故事还有很多。本次活动借助绘本《汉字是画出来的》开展前书写培养,以汉字演变图画激发幼儿兴趣,在观察、讨论与创意绘画中,幼儿直观感知汉字结构与形态,手部精细动作和空间布局能力得到锻炼。通过从图画到文字的创作体验,幼儿逐步建立符号表征意识,不仅积累了前书写经验,更在传统文化浸润中,萌发对汉字书写的向往,为后续规范书写奠定良好基础。
版权所有:Copyright 2019 © All Rights Reserved.
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第二幼儿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