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学前教育宣传月】文昌市第二幼儿园致家长一封信
新闻来源:本站原创 时间:2022-05-20

“从幼儿园到小学,

不是翻山越岭,

不是跳跃大沟深壑,

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,

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

 ——虞永平

亲爱的家长朋友们:

为更好地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,全面做好幼儿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工作,在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中,文昌市第二幼儿园将结合本次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“幼小衔接,我们在行动”,开展系列活动,今天就让我们走进“学前教育宣传月”,来聊一聊关于幼小衔接的话题。

”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”

宣传片

image.png

什么是幼小衔接?

 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。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,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。

幼小衔接,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学习,而是科学的陪伴孩子在每日的生活与学习中,逐渐养成生活、学习、社会交往等好习惯、好品质,不断提升综合素养。

幼儿园从何时开始幼小衔接?

幼小衔接并非只针对大班的幼儿,而是从孩子的入园之际就开始了。

 比如小班,鼓励小班孩子收拾、整理自己的物品。如把自己小储物柜里的衣物折叠好,把油画棒、彩笔等物品摆放整齐,认识自己的水杯、毛巾,午睡时把鞋子、衣物摆放到指定位置等。

 比如中班,鼓励孩子帮助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如帮助老师收拾玩具、材料,自己会制作收纳摆放的标记并尝试进行归类摆放,就餐时能够自主取餐用餐,做好值日生等。

比如大班,鼓励孩子尝试探索整理书包、认识时钟等。

如此循序渐进,帮助孩子在幼儿园的三年时光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,那么等幼儿进入小学后也能自主地收拾文具、书包。

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?

培养时间观念

有意识渗透时间概念,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些事情。

养成执行规则的习惯

生活中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,调动孩子执行的积极性。

适宜的物质准备

1.高度匹配的桌椅,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坐姿。

2.准备简易的文具铅笔、橡皮、笔袋,避免花样、功能多,以免分散注意力。

交流倾听习惯的培养

1.引导孩子学会倾听。

首先,告诉孩子当和别人交流时,眼睛一定要看着对方,保持礼貌。

2.多给孩子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。

每天多与孩子进行交谈,或者利用茶余饭后跟孩子谈谈他感兴趣的话题、关注的事物、任务等。

3.多鼓励和赏识。

在同孩子的交往中,注意抓住一切值得赞扬的机会。一句赞扬、一个微笑,都能满足孩子被肯定的需要,激励他继续努力,保持良好的倾听习惯。

前阅读习惯的培养

1. 培养孩子和书之间的感情链接。

家长要注意赋予书积极的情绪,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,从而喜欢上阅读。

2. 陪伴是最好的方式。

家长可以用夸张的表情语调给孩子读故事,而且要逐字地读,读完再给孩子用自己的话讲一遍。孩子感兴趣的书,虽然不认识字,听得多了就可以一个字一个字复述出来。孩子不但喜欢上阅读,还提高了记忆能力。

前书写能力的培养

1.锻炼手部的精细动作。

由于孩子年龄小,手部精细动作的协调性不够,对握笔书写有一定的挑战。我们可以教孩子正确使用筷子进餐,学习系鞋带、打结、解结等,锻炼孩子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。

2.在游戏中做必要的书写准备。

让孩子玩一些小游戏:如通过把虚线画出的图形连成实线,促进孩子手眼协调;帮助孩子学习由上至下,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等。

3.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及书写姿势。

家长要按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标准指导幼儿书写。您可参考下图中的握笔方法和书写坐姿指导孩子。您还可以借助一些简单、易懂、朗朗上口的儿歌,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。

   

人生如一场马拉松,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。家长们不必过度追求孩子成长的“初速度”,更不必拔苗助长,而是应该加强沟通交流,遵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,树立科学导向,研究科学方法,让幼儿身心和谐发展,顺利实现“幼小”两个不同阶段学习生活的平稳过渡和科学衔接。


版权所有:Copyright 2019 © All Rights Reserved.

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第二幼儿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