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相伴
文昌市第二幼儿园
为进一步增强幼儿和家长的防震减灾意识,提高对防震警报信号的认知和应急逃生能力,切实增强防震减灾意识,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,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,确保在地震来临时,能快速、高效、有序地进行撤离,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教职工及幼儿的生命安全。文昌市第二幼儿园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,让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都懂得自救逃生,珍爱生命。
01
地震我知道
地震又称地动、地振动,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,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。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,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,是引起地面震动(即地震)的主要原因。
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。曾有统计,发生地震时被落下物砸伤的人,超过被压伤的人。既然地震不能阻止,那么大家更有必要学习一些地震预防知识。宁可千日不震,不可一日不防,孩子的安全一直是家长心中的牵挂,但让孩子真正学会自我保护,才是保证他们安全的前提。
02
地震前预兆
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:地震活动异常、地震波速度变化、地壳变形、地下水异常变化、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、地应力变化、地电变化、地磁变化、重力异常、动物异常、地声、地光、地温异常等等。
地震来了怎么办
1
是跑是躲不犹豫
发生地震时,从人们感觉震动到房屋开始倒塌,通常有十几秒钟的时间间隔。经验告诉我们:震时就近躲避,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。
02
采取正确躲避姿势
1.躲避地震时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;
2.蹲下或跪下时,要尽量蜷曲身体;
3.趴下时要脸朝下,不要压住口鼻,利于呼吸;
4.躲避时要低头,并用手护住头部,有条件时,可用身边的物品,如书包,被褥等顶在头上。
幼儿园防震逃生
03
寻找安全的地方
1.在室外,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的空地。
2.在室内,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,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。比如:楼房中空间小、有支撑物的房间,如厨房、卫生间;家中牢固的桌下,床下、家具旁,内承重墙角;教室的讲台、书桌下;商场书店的结实柜台、室内立柱附近;影剧院的排椅下;工厂车间内的机床、大型设备附近等。
在地震来临时,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避震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。首先,应该尽快找到安全的地方,例如桌子下、墙角等处,躲避摇摆的家具和物品。其次,尽量保持镇静,不要惊慌失措,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。同时,应该随时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,做好紧急应对准备。这些避震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对于人们的伤害,提高人们的自救能力和生存机率。
04
震后迅速撤离
发生地震后,受损的房屋是最危险的场所,一旦震动停止,要马上撤离。如果是在家中遇到地震,在撤离前要灭掉明火,关掉煤气,切断电源,防止火灾发生。
05
室外要注意
1.避开人流,不要乱挤乱拥;
2.避开高大建筑物,如:楼房、高大烟囱、立交桥等;
3.避开高耸的危险物或悬挂物,如电线杆、路灯、广告牌等;
4.避开危险场所:如:狭窄街道、危旧房屋、危墙、高门等。
地震过后怎么办?
灾害无小事,预防要及时,让我们一同携手,共同关注防震减灾,树立风险意识,掌握逃生技巧,构筑起一道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!
版权所有:Copyright 2019 © All Rights Reserved.
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第二幼儿园